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中国经济的“三重压力”如何应对?专家支招

作者:张鹏 2022-04-04 20:44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中国经济的“三重压力”如何应对?专家支招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如何理解和应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专家这样说。

一、面对需求收缩,要为“三驾马车”保驾护航

构成总需求的“三驾马车”,就是消费、投资、出口。

1.消费

2021年的消费增速放缓比较明显,其中12月增速仅为1.7%,如果减去通货膨胀,可以说是没有明显增长的。2022年1、2月,消费增速也只有6.7%。在此情况下,我们都能感受到消费所形成的压力。对此,我们要对当前影响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掌握,再从政策上进行有效针对和化解。当前导致消费增速下行的原因,是消费能力的不足,还是消费意愿的不足?如果是消费意愿的不足,总体来讲是比较好解决的;如果是消费能力的不足,那么我们解决起来就要从长计议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

第一,消费增速持续放缓明显与消费意愿不够强烈有关系,其中一方面来自于当前消费能力上的一些局限,另一方面也与消费场景、商品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好的产品不足、有沉浸体验的消费场景不足等等。过去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家电等补贴政策,应该改为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情况来主导落实。在全国层面,中央政府应该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支持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二是支持新消费场景的形成和商业圈、商业街区的改造升级,即以此为基础使我们的消费更有质量、主动性和驱动性。

第二,消费能力不足。尽管我们居民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都保持着稳定增长,基本上与GDP增速保持同步,但是上述论调忽略了一个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家庭债务。很多家庭,一旦背负债务,就必须先偿付债务后才能形成消费支出,这就导致了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不足。

因此,如果要再提升消费,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二是加强对家庭债务的管理与引导。当前对家庭债务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引导的关键,是做好对房贷的管理,既不能由不放松导致巨大风险,又不能完全放松使居民债务负担再度快速上升。因此,必须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2.投资

尽管2021年与2022年开年的实体经济投资是不错的,但是在房地产板块、基建板块以及供热、供水、供气、供电板块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4.4%,而其中11、12月份接近于零增长,这可能会造成一些风险的蔓延,比如金融体系进入紧缩期等。对此,2022年要做好三个工作:一是保交付;二是去库存,有效地保障和引导居住性需求;三是综合性地保障居住性需求,比如购房或租房两种形式,最终实现老百姓更好地安居和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2021年,基建投资增速只有0.4%,其主要原因是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全面纠正和改革,使部分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金配套能力差、支持能力下滑的问题,导致很多基建项目未能按照预期的目标来进行开工和投入。2022年,要对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进行重大调整,就是既要严格限制新增隐性债务,又要允许灵活管理存量隐性债务,以此为基础来为新年度正常的固定资产投资扫清障碍、提供支持。同时,对于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的新发债务,我们不能使之再形成新的政府隐性债务,但在出现债务负担相对沉重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为融资平台、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便利和支持条件。

2021年,我国供电方面存在一些区域限电或对“双碳”目标转型过急的问题,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企业亏损或政策阻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在供热、供水、供气、供电领域的正常投资活动,在做好二氧化碳回收捕集工作的前提下,已经可以如期开展了。

3.出口

2021年的出口形势向好,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增长21.4%。2022年的出口将面临三个方面的重大挑战:一是全球“宅”经济的形势将出现调整,许多居家形成的新需求会有所减少;二是全球产业链的恢复将会导致转移给我国的卖方订单减少;三是新的全球化浪潮出现了部分区域的内向化特点,对外贸形成了新的挑战。

对此,2022年,我国在出口领域安排了三大政策:一是出口信用保险,即一定程度上解决外方支付款项困难的问题;二是出口信贷,即通过买方信贷支持出口订单的完成,最终扩大出口;三是与更多国家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降低出口壁垒,扩大出口便利性与市场规模。

二、面对供给冲击,要给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

供给冲击,就是短期内涉及面非常广的商品或制度发生改变,导致企业成本全面持续大幅度上升,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较为严重的滞胀现象,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对于我国而言,供给冲击主要表现在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如动力煤、铁矿石等,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较大压力。面对生产成本的快速上涨、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提高,企业采取的最主要的应对措施有二:增加库存与签署长期价格协议,然而这将导致企业流动性的快速下降、库存压力的急剧提高。

可以说,我们的供给冲击是“三位一体”的,即成本上升、库存压力加大、流动性压力提高。2022年,我们一方面要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就是要给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对于有效保障小微企业的流动性并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既要在金融市场上想办法,又要从政府的角度来想对策,比如退返小微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留抵等。

三、面对预期转弱,要给市场服下“定心丸”

预期减弱,主要表现在生产预期减弱、盈利预期减弱、收入预期减弱等方面。对此,必须要对预期减弱的后果有所认识,如导致低水平均衡,即在“三重压力”下,市场让经济走向增速较低、质量较差并出现损害性调整的“平衡”。对此,尽管处于预期减弱的背景下,我们仍然要推进市场形成更高速度、更好质量的平衡。

同时,我们还要对一些概念有所认识:比如为什么经济增速必须要达到5.5%?因为5.5%是我们创造的新增价值,其中很大一部分要用于老百姓的消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采购商品,并通过消费来满足政府的运转、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获得感的增强,而剩余的部分还包括折旧(维护)与债务的利息偿还。对此,如果我们每年创造的新增价值在减少,进而使净投资能力变为负数,那么就进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所以,我们必须要以10%的净投资能力与GDP比值为警戒区间。

那么,谁能够创造新增价值?实体经济。因此,我们不怕实体经济借钱,只要是用在了改造设备、提高工艺、创新产品等方面。也就是说,只要实体经济能够创造出更多新增价值,我们就可以有效克服债务风险,保持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稳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中国经济“解压”。

点赞()
上一条:第三批试点城市公布——数字人民币加速融入生活2022-04-03
下一条:下行压力当前,如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022-04-07

相关稿件

2022年面临“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如何突围? 2022-01-07
“三重压力”下如何稳增长 2021-12-18
“三重压力”下“稳增长” 需提高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2-03-18
重磅文章 | 2022年中国经济巨轮如何行“稳”? 2022-01-14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看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2021-12-23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