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培育新动能:山东滨州何以成“标杆城市”?

作者:王文志 2021-07-21 16: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培育新动能:山东滨州何以成“标杆城市”?

gh.jpg

滨州市京博绿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新旧动能转换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记者 王文志 摄


  7月17日,山东省滨州市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超大阵容,亮相“2021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暨新动能展洽会”,参展企业数量、参展面积均在全省首屈一指。

  这是山东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一次大检阅。代表滨州市赴展的61家企业,清一色的高新技术属性,家家创新成色十足,格外引人注目。

  用于光刻工艺的核心材料超高精细光刻胶;采用轻量化全铝,整车重量比传统车身减轻40%的车身总成;能取代已损坏血管及血管瓣膜,具有仿生结构的高性能人造血管;不依赖环境光照,可实现超分辨率的激光选通成像……

  两年多以前,产业结构偏重偏旧、能源结构偏煤偏电的滨州,粗放型增长模式走到动力不敷的阶段。从“滨州危机”到“滨州突围”,再到“滨州标杆”,这个经济发展曾长期处在山东“锅底”的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在全省独树一帜,高质量发展格局初见端倪。

  如今的滨州发展势头抢眼,大多数经济和民生指标增速开始跨入山东省前列。滨州不再只是积极的寻标、对标求学者,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湖北、广西等省区的十多个城市,纷纷将滨州列为被对标者、被学习者;滨州正日益成为北方、西北和东北一些地方的热门对标学习城市。

  对标滨州摆脱路径依赖

  在北方经济第一大省山东,滨州长期以来几乎都是“落后”的代名词,既体现于经济总量,也见诸于产业层次。

  改革开放后,滨州主要依赖低要素成本等传统动能步入工业化快车道。其特点是工业结构层次总体偏低,传统产业占比偏大,滨州曾经引以为豪的诸多产业和巨型企业,几乎都集中于电解铝、钢铁、化工、焦化、水泥等高耗能产业。

  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制度、环境等因素形成较强的“路径依赖”,滨州逐渐被锁定在粗放式发展的路径上。随着要素成本优势减弱、环境容量刚性约束强化,支撑滨州工业扩张的传统优势开始弱化甚至逆转,在山东最早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2017年开始,滨州经济增速呈现下降态势,GDP增速6.2%,位居全省最后一位。2018年第一季度,滨州更是出现负增长,为负1.28%,是山东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城市,当年该市GDP增速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3%,均列全省末位。曾经辉煌一时的几家滨州巨型企业,接连出现流动性危机。

  危机面前,滨州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集体反思:同样的压力,同样的危机,为何对滨州的影响特别大、冲击特别严重?为什么会成为山东第一波受袭者,甚至成为危机中的一个“风暴眼”?

  2019年2月开始,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一场自上而下发动的 “六问八策”讨论活动在滨州大规模展开。决策层、企业、市民平等参与的这次思想涤荡,完成了对长久形成的“旧动能”的深刻反思。是选择传统产业的10%增长,还是选择新兴产业100%的速度?滨州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滨州压减电解铝产能268万吨,退出焦化产能405万吨,退出地炼产能670万吨,钢铁整合转型1714万吨,压减煤炭消费1298万吨,关停淘汰煤电机组73.5万千瓦。很多人认为,滨州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是一个痛苦而长期的过程。

  而滨州通过“创造性破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仅两年时间,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从“创业型”向“创新型”提升的态势凸显,创出非同寻常的“滨州速度”。

  2020年,滨州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增速列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利润总额、地方级税收收入、“四新”投资等指标增速列全省第2位,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速列全省第6位;居民社保、医保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滨州从2018年度的“不定等次”上升为2019年度的三等、第12位,2020年度跻身二等、第7位,是全省唯一实现连续两年位次前移的地市。

  这一年,滨州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新旧动能转换奖”。较之“济青烟潍淄”,滨州距离经济圈核心相对较远,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智力资本相对不足,在行政属性和腾挪空间等方面也处于劣势,却扬弃后发优势,打造先发优势,殊为不易。

  几乎所有对标滨州的城市,都面临“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和“加快发展、加快转变”的双重压力。滨州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不唯总量与速度论,但又不失总量与速度,恰好提供了一个范本和样板。

  一些对标滨州的城市决策者感叹,如果论滨州路径锁定的程度、路径创造的难度,鲜有出其右者,“滨州标杆”的最大启示意义在于,没有摆脱不了的路径依赖。

  对标学习滨州的湖北省荆门市,是全省磷化工产业主要聚集地之一,磷化工产业是该市传统支柱产业,也是税收的重要来源。2025年该市规模磷化企业要压减50%以上,市招商局局长姜云对本报记者说,从对标滨州中获得更大信心,招商正在向电子级、食品级、医用级等高端精细磷化品。

  对标滨州寻找新动能培育密码

  几乎每个对标滨州的城市都探究,滨州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如何能够在两年多的时间实现“蛙跳”?

  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一语道破秘诀:跳出产业谋产业,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贯通,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19年,中科院大学17个高科技项目集中落户滨州,首期落地的超高精细光刻胶项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号(02专项)产业化项目,目前已正式投入生产,将是我国精细电子高端材料研发生产的巨大突破。

  中科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坦言,这批项目原本计划落户东部某沿海省份,最终敲定滨州市,除了看重这里的产业结构匹配度,更看好该市的创新生态。

  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成为滨州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开创之举。这并非装点门面的漂亮口号,契合了滨州新旧动能转换最为现实和迫切的新要求。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禄介绍,滨州正是要通过“双型”城市建设,集聚各方创新要素,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力。

  围绕优势产业集群,滨州市推动企业与中科院理化所、金属所、材料所、半导体所等13家“中科系”重点院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共建魏桥国科科技园,实现科技创新“国家队”链式落地。除了超高精细光刻胶,激光选通成像、高强韧铝基复材、生物医用钛合金、高强高模碳纤维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纷纷转化落地,电子化学品、弹性传感、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5个研究中心、10个联合实验室和7家科技公司、47个科技项目全面启动。

  滨州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对记者说,目前滨州已初步形成“院系+研发中心+产业园”的“魏桥模式”、“N1N”产教融合的“京博模式”、“研发+中试+转化+职教”的“黄海模式”,“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大批项目、资本、技术、人才纷至沓来,尤其是去年引进高端专家144人,本科以上大学生1.2万余人,其中硕士和博士1400多人,人才‘净流入’实现结构性突破。”

  在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带动下,滨州以价值链为核心,重构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全力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世界级高端化工基地、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国家级优质畜牧和水产品基地,全面提升滨州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2020年,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家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集群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万亿元。

  滨州支柱产业铝业,过去仅是完成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坯料)这一原材料的聚集,产业链较短,2018年就地深加工率不足20%。如今滨州铝产业形成了“铝矿石—原铝—工业铝型材—铝精深加工制品”上下游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条。2020年,滨州铝原料就地转化为中高端铝制品的比例达到50.1%,比上年提升16.1个百分点,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依托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科技园等“五院十校N基地”,滨州市的协同创新体系正在形成。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近300家,占25.5%;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企业达到443家,比去年增加262家。滨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娟说,新兴技术好比空气、阳光和水,正在向滨州经济主体的各个角落渗透。

  2020年,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59%,居全省第三;科技领域省级考核成绩、综合创新水平指数上升位次分别居全省第一;综合创新水平指数增幅居全省第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46.1%,增幅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4.4%,增幅居全省第一。比数字更可贵的,是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正在延伸。

  对标学习滨州,一些城市惊叹:过去并无科教资源优势、整个创新生态体系在山东靠后的滨州,如今做出了产教融合的大文章,这种高端切入使得创新的种子快速发育、茁壮成长,路径创造可谓独辟蹊径。

  河南省太康县是“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县委书记王国玺今年6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滨州建成世界级高效生态纺织产业集群,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纺织产业正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对标学习滨州,太康需要持续向高端家纺智能制造等领域进军。

  对标滨州找到改革创新要旨

  “经济发展的动能不止于要素、投资和技术,培育新动能实质是打破旧体制机制,构建新体制机制的过程,以好的制度避免资源错配。”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说,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流程再造,有效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才有条件有信心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先锋”、“打头阵”。

  记者在滨州调研发现,其先进动能的快速蓄积,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企业和民间自发的努力,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市场本身的动力,真正的奥秘在以改革的“有形之手”助推市场的“无形之手”,市场和政府协同推动兼具短期配置效率和长期动态效益的动能转换过程。

  近两年来,滨州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建设世界高端铝业基地11条、“双招双引”20条等具体政策,加快推动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高端化。滨州市发改委主任王庆霞说,市场本身无法酝酿出科学规划,也不会自发履行正确的发展战略,需要明白无误地告诉企业,我们所要的动能转换,应该往哪里转、向哪里换,让企业转有方向、换有目标。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滨州近两年掀起一场“全领域流程革命”,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系统,谋划实施“1+10+N”改革。“1”就是《滨州市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10”就是重点攻坚破解10项体制机制性障碍。

  为了打造以应用研究为核心的产业集成创新平台链条,滨州聚合使用各机关事业单位的闲置土地、办公用房和资产,仅用9个月时间就建成占地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期工程,搭建涵盖展示交易、人力资源、创意设计、数据咨询、商务服务、学术交流、检验检测、设备共享“八大中心”的“一条龙”式协同创新平台,并规划37平方公里的渤海科创城作为总部基地。目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入驻各类机构164家,其中研发机构160家,科技要素的“虹吸效应”“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滨州大力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净收益最大程度向科研人员倾斜的政策机制。滨州西王特钢新发行1亿股股份,其中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获得4900万股,该所主要科研人员获得5100万股。在这种激励机制下,科研人员承诺如果两年之内拿不下稀土轴承钢国产化,即放弃职称晋升、职务升迁和相应股份权利。

  西王特钢首批高端稀土轴承钢顺利生产下线,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品质超过了美国、欧洲相关标准,突破了“卡脖子”难题。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以10项核心技术入股西王特钢,已全部实现产业化,满足了高端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等品种需求,开发出高品质特殊钢品种120多个。

  滨州市通过财政资金的“种子”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对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给予支持,促进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流动,从落后动能向先进动能流动。100亿元高端铝产业及园区发展基金、5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30亿元重点企业发展基金,以及“十强产业”子基金,实现了“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杠杆式放大”的机制效应。

  “亩产论英雄”改革,是滨州激活企业新动能的又一抓手。全市2121家工业企业纳入“亩产效益”分类评价,研发投入高、技术创新强、运行效率高的优质企业,会得到最优待遇,赢得更好发展;粗放型落后企业则会在用地、用电、用水、财政、税收、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政策。滨州同时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两年盘活“五未”土地1.96万亩,建成标准厂房235万平方米,出让“标准地”6109亩,列全省第一位。

  “哪里的环境更能满足新动能的需要,新动能就会涌入哪里。新兴产业是在全球价值链高端参与外部竞争,必须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说,滨州致力于将制度性交易成本降到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力的水平。

  滨州建立惠企政策精准服务云平台,对所有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制,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提高“不见面审批”事项办理比例,实行无理由限时办结、无条件并联审批。

  《滨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规定》是全国首部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地方性法规,施行以来企业申报填写要素数量缩减比例达42.6%,申报材料缩减比例达67%。滨州还成为全省首个免费为所有企业发放电子印章的城市,惠及全市12万家在营企业。2020年,滨州签约立项项目238个,新建续建项目485个,到位市外资金650亿元、增长32.7%。

  黑龙江省青冈县工业发展迅猛,在全省后来居上,目前正全力打造“工业大麻百亿产业园”。该县副县长高福军对记者表示,要通过对标学习滨州,以改革的办法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点赞()
上一条:中部崛起新亮点:阜阳“新”经济发展提速2021-07-08
下一条:大同市左云县百年“煤都”的绿色转型2021-07-23

相关稿件

“四新”经济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7.4% 山东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2021-09-17
万创产城: 打造产业升级新动能,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2021-01-06
多方推动自由贸易园区发展 促进交流互鉴与合作共赢 2021-12-13
数字经济新动能 2018-09-02
宁波海运集装箱口岸 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三 2021-02-1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