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打破“煤电两重天”魔咒 绿色减碳力促行业转型

2021-11-11 14:10 来源:证券日报 次阅读
 
打破“煤电两重天”魔咒 绿色减碳力促行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矫 月 赵彬彬 见习记者 刘 钊

煤电价格涨跌怪圈一直困扰着行业内企业,煤价上涨往往代表着火电企业的亏损,而煤价下跌火电盈利则代表着煤企的亏损,如何打破“煤电两重天”困局成为业界一直探讨的一大难题。

近期,火电行业暖风频吹。一方面,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措施发力,煤炭价格稳步下行,有效降低火电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国家启动煤电电价机制改革,明确高耗能行业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为高煤价之下的火电企业带来曙光。

  “政策落地有一个过程,因此四季度火电企业的业绩可能不会立即出现反转。”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信随着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得到贯彻落实,将打破长期以来“煤电两重天”的困局,煤电矛盾将得到有效化解。

  煤炭、火电企业业绩两重天

  有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燃料是火电厂最主要的生产成本,约占发电成本的70%-80%,煤炭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厂的盈亏。”

  “通常电厂市场采购的煤炭价格只包含到港价格,加上运输到厂的运费、税费、过驳等费用,成本远大于售价。”上述市场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举例来说,如果5000大卡煤炭的采购价为1200元/吨至1300元/吨,加上各种短倒运费、列车防冻费、税费等,电厂的实际成本可能高达1800元/吨至2300元/吨。”

  今年以来,受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火电企业业绩大幅下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A股市场27家火电企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58.43亿元,同比增长24.97%;实现归母净利润90.48亿元,同比下降77.54%。特别是第三季度,火电行业亏损严重。27家公司中仅有6家实现盈利,其余21家均出现亏损,甚至有企业亏损超40亿元。

  国电电力证券部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燃煤价格上涨。”

  “尽管公司有签订长协煤,但是长协煤只能保证煤炭供应量,煤炭价格还是会根据市场进行浮动,今年三季度煤炭价格涨幅较大,导致公司单季利润出现大额亏损,进而拖累前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超50%。”上述国电电力证券部人士如是说。

  相较于火电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煤炭企业前三季度业绩喜人。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38家煤炭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0909.98亿元,同比增长39.50%。其中,中国神华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29.50亿元,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兖州煤业等公司营收也跨过千亿元门槛。从第三季度单季来看,38家煤炭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04.19亿元,同比增长48.40%。

  从净利润指标来看,前三季度38家煤炭上市公司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254.43亿元,同比增长358.50%。其中,陕西黑猫同比增幅最高,达6262.05%。第三季度38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94.06亿元,同比增长616.06%。其中,昊华能源同比增幅最高,达7065.46%。

  煤企增产保供下调煤价

  “在市场紧缺时,电厂想按时按量获得煤炭供应并不容易。”有能源行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很多电厂的长协煤根本不够用,据我所知,计划外电煤出矿价格为1500元/吨,加上各种费用,成本超过2000元/吨。并且需要按照采购量先交保证金,即便这样也不一定能保证按时按量供应煤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29.31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7%,其中山西实现原煤产量8.77亿吨,同比增长11.6%,位居原煤产量榜榜首,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的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

  为保证煤炭供应,9月3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电煤保供工作,各企业要深挖电煤增产潜力,全力增加电煤供应量,优先确保发电供热用户的长协合同资源,原则上四季度要按照不少于全年合同量的1/4进行兑现,已签订的电煤长协合同履约率四季度要达到或超过100%。

  9月29日,山西省保供十四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按照相关要求,中央驻晋煤炭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等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料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其余保供任务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业承担。

  “集团高度重视煤炭保供工作,要求多出煤、出好煤,四季度增产2084万吨,全力以赴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山西省政府下达的保供任务。”晋能控股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截至10月28日,四季度晋能控股集团电煤新增保供完成1152.2万吨。其中,保供6个省区市及东北地区电煤任务完成385.4万吨,总体进度完成77.30%;保供省外长协电煤1/4合同完成442.2万吨;国家监管的长协电煤进度完成97.9%;保供省内电厂电煤完成324.6万吨。”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煤炭企业获悉,多数煤炭企业正在通过提高运煤效率、增加有效作业时长、强化考核激励等方式,最大程度释放产能。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11月1日-5日煤炭日均调度产量达到1166万吨,较9月底增加超120万吨,最高日产量达到1193万吨,创近年来新高。11月7日-9日调度日平均产量达到1175万吨,其中11月9日产量达到1182.5万吨,为近年来第三高位。随着全国煤炭产量和供应量增加、电厂和港口煤炭库存提升,动力煤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

  除了保证煤炭供应外,煤炭企业还主动下调坑口煤价。

  国家发改委11月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继内蒙古伊泰集团、蒙泰集团、汇能集团和兴隆集团等多家民营企业主动下调坑口煤售价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国有企业也相继主动下调煤价。

  而早在10月份,山西省四大煤炭集团就陆续发布了下调煤价的通知,纷纷表示今冬明春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不超过1200元/吨。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11月7日,山西省能源保供协调小组再发煤炭限价令,要求全省国有煤炭企业5500大卡市场煤坑口价格从11月8日起一律下调至900元/吨。”

  另据11月9日相关媒体报道,中煤集团再次全面下调港口和坑口动力煤销售价格,陕西区域5500大卡煤炭坑口价格一律不超过900元/吨。

  有业内人士认为,10月下旬以来,全国坑口、港口煤价均大幅下降,随着后期煤炭产量提升,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进一步改善。

  打破“煤电两重天”怪圈

  有火电企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煤炭价格的下调将缓解公司经营压力,不过,900元/吨的煤炭坑口价格并不是电企买到煤炭的最终价格,电企想要恢复较好的盈利水平,还有待煤价进一步下调。”

  对此,林伯强表示:“当前,煤炭增产保供工作正全力推进,但从煤炭开采到消费终端的过程较长,冬季还涉及到煤炭运输安全等问题,煤价下降的速度不会太快。”

  林伯强认为,由于煤炭价格上涨,电价与煤价倒挂,导致发电厂面临很大压力。长远来看,应按市场供应成本来改革电价,最主要的就是实现电价市场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想解决“煤炭价格上涨、火电企业就亏损”的困境,关键在于电价的市场化,尤其是上调高能耗企业电费。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从10月15日起,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并扩大市场交易电价的上下浮动范围。

  《通知》明确,燃煤发电的电量原则上要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的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将形成“市场煤”“市场电”的煤电市场格局。同时,扩大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的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同时《通知》提出,加强分类调节,对高耗能行业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林伯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高耗能行业进行分类调节,抓住了我国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高耗能企业对电价更为敏感,通过对其实施高电价,以市场方式降低高耗能企业的能耗,对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

  10月15日以来,山东、江苏、内蒙古、贵州等地先后开展市场化交易,电价实现“顶格上浮”。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认为,我国“市场化电力交易”迈出重要一步,电价涨幅可达20%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最终目标是靠真正的“市场化交易”来调节电力商品的供求关系。

  煤电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火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将有所缓解,但“双碳”目标下,火电占比将逐步下降成为火电企业无法逃避的问题。

  林伯强向记者表示:“未来火电占比将不断下降,最终成为调峰工具。而风电、光伏、核能等新能源将成为我国电力的主体。”

  事实上,我国多地已明确提出煤电将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调峰调频等功能的基础性电源转变。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开始积极向新能源转型。

  国电电力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电电力坚持走清洁化发展之路,抢抓新能源发展重大机遇。公司近年来在做好火力发电主业的同时,海陆并进、风光并举,集中力量储备资源,目前,公司新能源产业占比已达两成左右。”

  粤电力A大力推动公司“风光火储氢”融合发展,争抢发展机遇,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开发和项目储备力度。今年连签多个新能源项目协议,签约总装机规模达1012.3万千瓦。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罗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央企都在逐步加强太阳能、风电以及储能电站建设。作为中国新能源建设的领军企业,最近几年,公司新能源项目的合同额已超过了主业核电机组建设以及火电机组建设合同的总额。”

  “对于火电企业来说,需要不断向新能源拓展,大力发展风光电等产业,弥补火电下降的电力缺口,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林伯强向记者表示,对于火电的退出,一个较好的方式就是不断降低火力发电小时数,成为新能源调峰的工具,而不是一拆了之。因为火电的供应具有持续性,是其他新能源所不具备的,在成本高昂的储能系统尚未建立之前,火电可发挥重要的调峰作用。

  除了火电企业外,煤炭企业同样需要转型。

  有煤炭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煤炭企业也需要绿色发展,例如智能化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等。”

  作为山西能源转型的先锋企业,华阳集团以“双碳”目标为指引,聚焦“六新”谋转型,以华阳股份、华阳新材两个上市公司为产业资本支撑,大力实施“127”发展战略,锚定碳基合成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铝镁合金新材料等五大新材料产业方向。华阳集团董事长翟红日前表示,要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延链、补链、强链”,扎实推进五大新材料产业,加大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打造优质项目,确保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行不悖、互生互成。

  同样进行转型的还有潞安化工集团,公司聚焦化工资产的整合盘活和增量化工资产的优化布局,推进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环境友好型发展,形成以化工为核心,以材料、能源为两翼的产业格局,加快推动山西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化工与生物及新材料协同融合的产业生态圈。


点赞()
上一条:瞄准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动作频频2021-11-04
下一条:多方部署四季度稳外贸 推动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2021-11-18

相关稿件

地方过度依赖房地产 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2021-06-02
“两高”项目迎新一轮清查 多行业绿色转型提速 2021-07-02
“两高”项目迎新一轮清查 多行业绿色转型提速 2021-05-27
抓好“两高”项目源头防控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2021-06-16
青岛能源所首次对我国煤电行业自身节水潜力完成系统性评估 2021-08-19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