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发挥资本市场重要力量 助力央企高质量发展

2023-12-22 11:0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发挥资本市场重要力量 助力央企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央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央企上市公司是央企在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其重要力量和显著地位不容忽视。近三年来,随着国资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服务央企的重要枢纽,上交所也把服务央企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一环。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实地调研了中国联通、华能国际、中国化学和中国中车等4家沪市央企上市公司,探寻其高质量稳健发展背后的“成长密码”。

  深化改革助推稳健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15日,沪市共有央国企770家,总市值合计超35万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沪市央国企合计实现营收29.85万亿元,同比持平;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超440家央国企营收同比增长,近45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在沪市增长公司中占比分别达到超三成、近四成。2022年,沪市央国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9.98万亿元、归母净利润3.48万亿元,在沪市公司中占比分别为78%、82%,同比增幅分别为7.92%、5.37%。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后,今年国资委开启了新一轮央国企改革,市场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中国联通的诞生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改革’一直是推动中国联通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词,近年来公司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在公司治理、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企业活力、机制体制等诸多关键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通过改革,中国联通多元化高效治理更加成熟定型、科技创新能力更加自立自强、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在谈及央国企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等话题时,中国联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改革过程中,中国联通持续推动多元化董事会高质量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新治理”模式,促进了公司治理与我国国情更加契合、与市场经济更加融合的新格局。中国联通还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携手友商持续深化5G共建共享。

  面对近年来深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成绩,中国化学同样感触颇深。据悉,中国化学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国家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为解决全国人民“吃饭穿衣”问题而诞生。但2013年以后,中国化学发展陷入了困境,长期坚守的化工建设市场急剧萎缩,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从经营业绩来看,2014年至2016年,中国化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6亿元、28.42亿元和17.70亿元,分别同比下滑5.69%、10.24%和37.70%。

  2017年7月,中国化学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坚持走“专业化、国际化、相关多元化”之路,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战略之变、体制之变、机制之变、动力之变、管理之变,经营业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化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99.95亿元、1379.19亿元、1584.37亿元及131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9亿元、46.33亿元、54.15亿元及37.23亿元,公司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企上市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不断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沪市央国企研发支出合计达5741.84亿元,同比增长25.56%。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华能国际的研发投入分别为68.8亿元、80.32亿元及55.71亿元。从研发成果来看,公司700℃高温材料项目自主研发出650℃/700℃机组用镍铁基新材料,完成部件试制,形成技术工艺规范及企业标准,高温锅炉管已通过全国锅炉与压力容器标委会的纳标评审,该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119项;燃机自主化项目研发的燃气轮机关键部件故障原因分析、无损检测与评估、燃机效能监测与诊断等3项自主技术,纳入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并投入应用……

  “公司以服务国家能源领域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瞄准科技创新制高点,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华能国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根据公司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的需要,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形成了扎实的技术积累;积极承担和资助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工作,在多个‘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科技创新工作为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名片”,依托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中车让这张“国家名片”在奔跑中璀璨生辉。自2015年以来,中国中车历年营业总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2018年至2022年,中国中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8.97亿元、120.17亿元、133.50亿元、130.85亿元和131.30亿元,均超过百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中车实现营业收入1430.35亿元,投入研发费用为79.77亿元。

  对于中国中车近年来取得的系列成就,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得益于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才能凝聚共识谋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资源成大事;二是得益于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和我国铁路事业的飞跃发展,有了广阔应用场景;三是中国中车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始终坚持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多元业务结构。”

  分红质量获投资者认可

  去年以来,央企上市公司愈发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央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中占比较高,例如银行、军工、电力电网等,企业经营实力也较为稳健。在资本市场,许多央企上市公司都具有分红收益较高、业绩平稳增长等特点。

  2022年,沪市央国企合计分红超1.38万亿元,占沪市公司分红总额的81%;约7成央国企都进行了现金分红,其中超半数分红比例在30%以上。从近三年的情况看,沪市央国企2020年至2022年累计分红达3.47万亿元,常年贡献全市场近八成的分红。

  作为境内外上市公司,华能国际非常注重股东回报,自1998年至2020年每年进行现金分红;自2012年起,公司进一步明确分红政策,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了不低于50%的高比例现金分红政策,多年来已累计向股东分红约627亿元,为股东创造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回报,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华能国际还入选了201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沪深交易所共同发布的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丰厚回报榜(关注现金分红总额)”及“真诚回报榜(关注股利支付率)”。

  “公司一贯注重卓越运营、注重价值创造、注重品牌建设,坚持为社会提供光明温暖,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公司今后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力推动转型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继续坚持积极、平衡、稳定的派息政策,努力实现股东回报的不断提升,持续巩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优良形象。”华能国际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此外,作为最早回应“估值体系重塑”的央企之一,中国联通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持续强化积极有为的投资者关系。公司在提升业绩说明会召开频次和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监管层组织的高质量发展集体路演,联合友商召开行业投资者交流活动,多次主动开展“走进上市公司”反向路演,并借助数字化、新媒体等高效便捷方式强化投资者沟通,积极传递公司长期价值,有效增进市场认同。Wind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联通持续加大股东回报力度,2020年至2022年中国联通A股分红派息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远超公司同期归母净利润15%的年复合增长率。(记者 谢碧鹭 北京报道)

点赞()
上一条: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荣膺“2023年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项目”称号2023-12-22
下一条:中国石化向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捐款3000万元2023-12-22

相关稿件

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要素整合力 护航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17
【经济聚焦】资本市场如何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1-03-24
北交所开市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入新时期 2021-11-15
资本市场“十四五”:蓝图将更美发展质量将更高 2021-03-05
车企独立子品牌融资加速 "车二代"发力资本市场 2022-08-0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