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5-08 13: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2024乡村振兴荆楚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以“锚定农业强国目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罗必良、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何可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提出真知灼见。

  林毅夫:积极应对中国经济增长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同时,中国成功地帮助了8亿农民摆脱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毋庸置疑,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了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建设了一些由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外部性较强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国有企业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过程中,对于钢材、水泥、玻璃、石材等原材料的需求显著增加,而这些材料主要由民营企业提供。这一需求的增长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此外,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对就业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增加了家庭就业机会,从而稳定提升了家庭收入。如果没有国有企业投资相关项目,民营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这也可能给民营企业和整体经济带来更多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国有企业投资可以创造更多消费需求和就业机会,缓解民营企业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从而激发市场活力。这不仅有助于就业和家庭收入稳定,还能增强消费者信心,推动消费增长,给民营企业带来更多市场需求,为经济恢复和长期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宋洪远: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奠定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坚实基础,但仍需努力缩小与世界农业强国的差距。仍需要在食品供应的充足性、质量安全的保障性、科技创新的前瞻性、机械装备的先进性、生产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和强化能力。

  为了加速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步伐,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农田建设的标准和质量,加强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应用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和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农业向生态低碳、循环经济方向转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在贸易市场的地位,通过创新驱动和市场拓展等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

  罗必良:重视产权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出的先进生产力。在这三个维度中,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结果,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是前提。其中,技术革命性突破的持久激励来源于制度,尤其是产权安排所提供的稳定性和排他性预期;要素创新性配置来源于对潜在赢利机会的发现,来源于市场交易空间的拓展,来源于交易规则及其交易秩序的扩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必须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产权对于市场拓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明晰界定产权并维护产权的稳定是合乎效率的选择。产权不明晰或不稳定导致农民产权强度弱化,而人格化的关系交易范围有限,且在交易半径上存在收敛趋势。产权的强化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地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市场型交易的基本前提,由此带来正式市场的交易半径的扩大与市场范围的快速拓展。

  循着“产权强化-交易形式转变-市场范围扩展”的理论脉络,将产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置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情境下审视,农地确权不仅克服了中国早期农地流转的难题,而且推动了农业要素市场的深刻变革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持。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农村发展转型,产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林万龙:切实提升脱贫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目标。乡村振兴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也是核心内容。使农业、农村和农民获得全面发展,是实现城乡差距缩小和共同富裕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从2013年开始,中央和各行业部门向脱贫县投入了大量扶贫资源和资金,这些资金涉及产业发展、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多个领域,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过多年努力,脱贫县与其他县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上的差距有了明显缩小,显示出收敛效应。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此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研究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凸显了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从实践来看,以县为单位实施帮扶,是重要的政策取向。未来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的关键在于提高帮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需要关注人均本级财力和人均GDP等关键经济指标。

  何可: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碳市场建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碳市场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减排增汇,还能缓解农村能源贫困,并为农民带来经济上的补偿,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有效地建设和运行农业碳市场,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技术革命性突破不仅为农业碳市场提供了更多产品供应,还带来了改进监测、报告和验证机制的新工具。例如,精准农业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能够更有效地助力农业减排增汇,从而直接增加碳市场的产品供给;而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站的使用则可以更准确地计量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汇量,这对于确保碳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性至关重要。此外,区块链技术能够保障碳信用和交易的可追溯性与安全性,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任。

  要素创新性配置意味着通过激发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农业碳市场能够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商业模式。例如,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参与碳市场,从其减排增汇的努力中获得经济回报,进而激励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开发与农业碳市场相关的金融产品,为农业碳交易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流动性。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涉及农业产业的延链、壮链和补链。这不仅要求传统种养业提质增效、拓展功能,还包括对合成生物学、食用饲用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整个产业链碳足迹,帮助农业生产者在碳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也为碳市场带来更多元的低碳产品与服务。(记者 金辉)

点赞()
上一条:报告:数字经济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2024-05-08
下一条: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乡村振兴产业委员会赴山西芮城调研乡村振兴工作2024-05-09

相关稿件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新会陈皮亮相博鳌亚洲论坛 2023-12-21
2024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报告发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1-19
郑风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二) 2021-06-15
郑风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 2021-06-15
乡村振兴战略下,怎样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2021-12-1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